首页>科技资讯>新闻资讯
【重磅】激动人心,纺织界再添院士!徐卫林表示:将继续钻研和拓新“现代纺织、超纺织、大纺织和未来纺织”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11-18 16:11:37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名单正式公布。

 

2021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5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1年中国工程院选举产生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其中,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共有8人,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徐卫林名列其中。

 

徐卫林教授第一时间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将以此为激励和新的起点,继续钻研和拓新‘现代纺织、超纺织、大纺织和未来纺织’,努力为立德树人和科学报国多做贡献。”

 

院士是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每两年增选一次。

 

2013年俞建勇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年陈文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美芳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年之后,2021年徐卫林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也就是说,连续两次院士增选,纺织科学领域都有当选的学术带头人。这反映了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国家层面的影响力逐步增强,是纺织科学的幸事,也是纺织行业的幸事。

 

对于一个行业来说,院士无疑是行业科技创新的脊梁,更是诸多科研工作者的榜样,是行业发展的底气。徐卫林教授长期从事先进纺纱技术与纺织品领域的研究,围绕超高支纱、柔洁纱、特种纱、纱线差别化、纱线与制品检测等方面开展了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取得了突出成果,而在这些成果背后是一个纺织教授,常年累月奔走在“讲台”与“实验室”、“生产线”的身影,是一个科学家对未知领域的痴迷,是一个行业工作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徐卫林:织梦人生 砥砺前行

 

 

时间回到2010年1月11日,由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纺织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和山东济宁如意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一举摘得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技术的发明人是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徐卫林,并已经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该技术创造了毛纺500公支、棉纺500英支的超高支纺纱世界纪录,可以实现某些超短纤维的纺纱,被誉为是对传统纺纱技术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在此之前的2009年11月10日,“何梁何利基金”2009年度颁奖大会暨基金成立15周年庆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学科带头人徐卫林教授作为湖北省省属高校首位、全国46位获奖者之一荣获200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在同年召开的美国纤维学会年会上,徐卫林被授予“2009年纤维科学杰出成就奖”。“纤维科学杰出成就奖”是美国纤维学会设置的重要奖项,每年在全球范围内表彰一名对纤维科学研究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年龄在40岁以下的研究人员,徐卫林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学者。

 

2010年3月湖北省政府授予徐卫林教授“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该奖为湖北省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一人,奖金100万元(徐卫林已将该奖金捐献作为该校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奖学金),徐卫林是湖北省第九位获此殊荣的专家,也是设奖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

 

2012年“中国纺织学术大奖”、2018年“桑麻学者”、2018年“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2020年10月任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21年徐卫林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卫林的科研人生一直扎根纺织,武汉纺织大学曾编排了大型音乐话剧《织梦》,生动演绎了徐卫林教授和有抱负的纺大学子不断探索纺织文明不断“逐梦”的过程......“纺织是一个不错的研究领域,这里面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去做,而且可以做。”徐卫林曾这样简单地总结自己成绩背后的原因。

 

01

 

师从姚穆:“让纺织渗透到各个领域”

 

“只有身上沾满棉花才能成为纺织人”

 

1988年,19岁的徐卫林从家乡湖北罗田到武汉上大学,由于种种原因,他被调剂到针织工程专业。“当时我一点不了解这个专业,当你了解了纺织,你就会爱上纺织。”随着徐卫林不断地深入求学、深入探索,他开始了解到纺织行业的意义,了解到这个行业对国家、对整个人类的影响,也认识到这个行业的包罗万象,纺织学科交叉和应用,是无止境的。

 

 

1992年,徐卫林进入西安工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获得了西安工程大学和东华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导师是我国著名的纺织科学家姚穆院士。在姚穆院士指导下,徐卫林闯入了纺织的世界,开始热爱这个行业。

 

在求学、从教30余年来,徐卫林教授把“韧、忍、仁”——仁者莫大于爱学生,忍者能受得住寂寞,韧者则执着于教育事业精神用到了带领学生从事实践中,徐教授一直带领学生在在实践中做科研,深入企业工厂车间,和企业—线技术入员共同解决实践难题。他说:“只有身上沾满棉花才会成为真正的纺织人”。他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做学生的楷模,他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外,更多地是教大学生如何做人,正面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所学专业、树立远大理想。他先后承担了本科生的“纺织材料学”“纺织实验仪器学”“纺织专业外语”“纺织前沿技术讲座”等课程的教学任务,5000余名本科生聆听过他的教导,在教学过程中他能将理论教学与“沾满棉花”的实践有机地相结合,使枯燥无味的专业课变得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正是徐教授这种“沾满棉花的精神”,使他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他倡导科研与教学相长,许多学生工作在国内及国际的重要岗位上,成为科研技术骨干,也成了响当当的“棉花”专家。

 

“10次失败9次,还有1次成功就是胜利”

 

徐卫林教授一直带领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团队中来,一方面坚持抓住共性关键技术,进行原创性研究;另一方面坚持跨学科研究,注重学科交叉。徐教授说:“我非常喜欢做具有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特点的科研,也许10次失败了9次,但有一次成功的话,那么这个成功的意义就很大。”

 

 

交叉出灵感,融合汇新意。徐教授带领学生团队与山东如意集团共同研发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改变了人们多年来的思维定式,用普通原料,突破了“超高支纺纱”的技术极限,纺制出500英支棉纱(国际记录300英支)和500公支毛纺纱(国际记录240公支),这是国际上最轻薄的高档面料。该项目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徐教授和学生团队耗时8年牵头研发的普适性柔洁纺纱技术,获得9项国家专利,该技术专利包公开挂牌转让,由国内最大的棉纺织成套设备供应商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500万元高价竞得。

 

徐教授对学生说:“我们要思维创新,用纤维材料做出像人类一样的血管。”徐教授和学生团队研发的人造血管因为有织物做‘骨架’,缝合时不会出现脱线,连医生都赞叹‘有弹性,就跟真的血管一样’。他结合纺织与生物、能源学科,以管状织物作支撑,研发出仿真人造血管。2007年,徐卫林和学生团队自主研究出“高分子材料超细粉体加工设备及技术”。该技术为国际首创,能显著改善产品的手感和透湿、透气等性能。以该技术为依托的项目获得了2007年国家纺织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他成功开发出纯棉、纯羊毛、纯化纤单向导湿舒适面料等一系加工技术。同时,成功研制出织物导水性能测试仪器,该测试方法已转让到国际上最大的纺织测试仪器公司SDL-ATLAS公司生产销售。该方向研究获得美国及中国专利4项,织物导水性能测试方法已成为AATCC国际标准。该成果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徐教授一直说:“我获得的奖励都是来自于我的学生和我的团队”,在获得科研奖励后,徐教授将湖北省政府颁发的湖北省科技突出贡献奖的100万元奖金以及学校配套奖励的100万元反哺给学生,在学校设立了“攀登奖学金”,鼓励有更多像他一样的学生能够学好纺织专业学有所长、勇于创新。

 

“我们要让纺织渗透到各个领域”

 

在徐卫林教授的眼中,上天入地,中间空气,处处可有纺织。纺织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舒适美观的服装、人造皮肤、防护服、高强度的钢盔材料、宇宙飞行器等,都需要纺织的参与。纺织科技的进步,直接影响着人民的幸福感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我们要让纺织的优势渗透到我们能想到的各个领域。”徐卫林教授说。

 

 

作为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学科学术带头人,徐卫林也十分重视本学科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他主动承担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帮助年轻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吸纳教师参与自己科研项目的研究,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提供经费资助教师开展研究工作等方式鼓励教师的科研热情,增进了学科的学术研究氛围,在学科内形成了一支蓬勃向上的科学研究团队,为学科的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他的带领下,纺织学科的老师都积极的参与科研,老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是纺织人也知道,学习枯燥、工作辛苦是必然的,需要非常多优秀的人才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徐卫林总是在每周五下午就匆匆离开学校,前往外地的企业指导生产,同时进行自己的项目实验。做完两天的实验,又从外地急忙赶回学校上班,有时,为了不担误正常的工作和教学,他一下飞机便往教室或者会场赶,根本没有时间休息。不仅双休日,徐卫林的节假日和寒暑假也大都交给了企业的实验室,学校、实验室、工厂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没有这种执着和严谨,那么多原创的科技“硬骨头”,只靠创造力和逆向思维是啃不下来的。

 

在徐卫林的带领和努力下,纺织学科的研究基地已经建设成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该实验室承担了国内外的大量的相关研究任务。徐卫林教授担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为企业人才培养与技术交流搭建平台,力推行业及区域内相关企业科技进步,推进产业升级。担任Journal of Industrial Textiles、Coloration Technology等纺织学科著名期刊编委;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担任第89届世界纺织大会联合主席、TBIS等国际性会议的大会主席,在相关领域有较高国际学术影响。在他的带领下,武汉纺织大学的纺织学科快速发展,在人才培养以及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02

 

科研之路:引领纺纱工业新时代

 

徐卫林教授长期从事先进纺纱技术与纺织品领域的研究,围绕超高支纱、柔洁纱、特种纱、纱线差别化、纱线与制品检测等方面开展了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取得了突出成果。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国家高新技术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SCI论文150余篇,授权中国及美国发明专利70余项。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获颁中国青年科技奖、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中国大陆首位美国纤维协会杰出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国纺织学术大奖、首届桑麻学者等奖项。

 

 

徐卫林教授持续攻关,发展完善了环锭纺纺纱原理,研发了嵌入式复合纺纱和重集聚纺纱技术,促进了纺纱产业的发展。

 

为突破环锭纺在纱线细度、难纺纤维纺纱、纱线结构等方面的局限,他深入研究微小成纱三角区中纤维的运动与转移机理,通过引入长丝抱合力、热力塑化纤维大分子等多种手段,优化了加捻三角区的物理模型,促进成纱三角区的力学稳定性及纤维运动转移的可控性,建立了突破纱线细度和纱线毛羽等多个瓶颈问题的纺纱新技术。

 

在毛纺领域,研发了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实现了超越国际水平的300公支以上超高支纱线的生产,并创新了与之相配套的关键装置及前后道关键技术,开发出国际上最轻薄的高档面料,该技术还被推广到高刚性芳纶等难纺纤维的高品质纱线生产中

 

在棉纺领域,研发了重集聚纺纱技术,完善了纱线质量智能化控制体系,生产出柔洁棉纱线,有效降低单位用工,夯实了中国高端棉纱线的国际地位,相关技术成果在多家大型纺织企业应用。

 

在特种纱线领域,研制出高性能纤维纱线及其制品,利用该技术研制的“火星着陆巡视器耐高温弹性密封装置”解决了发动机喷火口处1500°C的高隔热、回弹和密封难题,为天问一号着陆过程“魔鬼9分钟”中的姿态调整提供保障,服务国家重大工程需求。

 

徐卫林教授注重创新,创制了天然纤维粉体,创新了纱线表面调控技术,开发出复合纱线及纺织品,促进了差别化纱线的发展。为解决天然纤维因长度形态不足而难以进行纺纱应用的国际难题,他创新了将不同蛋白纤维进行粉体化解构的原理,并发明了将其重构成纤维及制备成高性能纱线的技术,实现了废弃纤维及其纱线的形态与功能再构。利用该成果开发的色谱及牢度好的彩色蚕丝微纳米粒子,与高性能颜料复合组装了月面展示国旗的彩色图案,解决了绝对真空及交变高低温循环中颜色升华串色、强紫外下褪色等难题,实现了中国在太空恶劣环境中使用的第一面纺织品国旗——嫦娥五号月面国旗的成功展示,该技术还转化运用到冬奥会服装生产中。

 

徐卫林教授积善于拓新,发明的纺织品三维动态导水性能检测方法与技术,解决了纺织面料、卫生用品等单向及双面导水性能无法测试的国际难题。他发明了液态水中负载导电离子及其示踪运动规律的检测技术,运用数学、微电子检测和计算机成像等手段在线展示出液态水在纱线及其织物中的扩散速率和形态,建立了迄今唯一能够测试纤维制品两面动态导水性能差异的测试方法并获得了美国及中国发明专利,该方法已成为美国标准(aatcc TM 195-2009)和中国标准(GB/T 21655.2-2009)。运用该专利所生产的仪器在国内外广泛使用。其关于纤维微观结构、纱线结构和织物结构对导水性能影响的研究,创新了纺织品导水性能的调控方法,实现了单向导湿快干舒适功能面料的开发和实际应用。

 

徐卫林教授坚守立德树人,积极在人才培养和学术建设方面做好表率。先后培养博士及硕士70余人和大批优秀本科生,将湖北省科技突出贡献奖的100万元奖金捐作学生奖学金。作为国家教学团队带头人,获国家教学研究二等奖1项,先后获评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和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湖北五四青年奖章、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城市精神代言人等殊荣。担任校长后,依然坚持在教书育人第一线,创新开设“校长答疑课”、直面学生办实事。作为学术带头人,他积极组建获批了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平台,长期与国内外企业和研发机构广泛合作,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应用,为企业人才培养与技术交流搭建平台,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曾担任第89届世界纺织大会联合主席、TBIS等国际性会议大会主席。

 

来源:武汉纺织大学宣传部、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