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资讯>新闻资讯
【追光之路】青岛大学:坚守育人初心 为纺织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2-12-31 16:50:17

2022年,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迎来了开展行业教育奖励25周年。25 年来,基金会支持在全国纺织服装相关院校开展“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育奖,共奖励了4381名在纺织行业教育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为推动纺织教育整体质量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此,我们特开启“追光之路——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开展行业教育奖励25周年”系列报道,通过对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15所纺织高校领导、获奖教师和学生的采访,聆听他们畅谈“纺织之光”教育奖对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教育改革的变化、获奖的体会,从教生涯的感悟、对纺织业的认知,以及对行业的期待。

 

 

青岛大学:

 

               坚守育人初心  为纺织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获奖教师:

 

构建“纺织+”模式的培养体系

 

对教师而言,获得“纺织之光”教师奖不仅是一份肯定,更是一份激励。“纺织之光”教师奖设立的意义是为了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潜心教学和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为纺织行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多更强的智慧与力量。相信在“纺织之光”的肯定和激励下,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将会不断提升,更多更优秀的纺织人才将会出现,从而带动促进整个纺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青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邢明杰是2018年“纺织之光”教师奖获得者。他表示,“纺织之光”教师奖是他30余年教师工作中最看重的奖项之一,能够获得这项荣誉是对自己长期从事教师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将激励自己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邢明杰长期从事纺织工程的教学、科研、教学管理工作,2018年,以第一位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受聘为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认证专家;2020年,获得全国纺织大学生竞赛与创新“育人成就奖”;2021年,获得山东省教学名师称号。他一直担任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讲《纺纱学》《新型纺纱》《纺织前沿与进展》等课程。近三年来,指导的学生10余次获得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全国纱线设计大赛、工程能力大赛等奖项。邢明杰认为,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老师也是学生的人生导师,能够在学生人生的关键时刻,给出一些指导和建议。很多学生毕业时会选择贸易工作,他注意到2012届毕业生徐连龙有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建议其不要盲目跟风选择贸易工作,可以针对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选择纺织相关的科研工作。徐连龙听取了他的建议,最终选择了研发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其参与研制的绳索为大国重器“蛟龙号”深海潜艇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应用,同时还荣获“大国工匠”荣誉称号,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谈及如何看待个性化在教师教学中的作用,邢明杰认为,个性化有必要融入教师的教学特色中,个性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个性化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与国家发展、党的要求相一致,不能偏离人才培养的大方向,更不能低级趣味。“教学过程中,可以因人施教,在普通教育、教学方法基础上增加独特,拥有自己教学特点,独具一格,别开生面,打造与众不同的效果。”邢明杰如是说。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深刻领会并按照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去开展工作,不断学习培养人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取得成绩,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在教学工作中,他认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非常重要,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作为老师,应该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中,同时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为学生搭建创新和实践的平台。另外,培养的学生和进行的科学研究都应该依托于行业,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同时他还指出,要想使教学效果不断提高,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好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手段,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工作中。

 

在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理念方面,邢明杰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随着新理论、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发展,现代纺织已经不同于传统纺织。因此,人才培养需要不断增加新的知识,不断调整人才培养体系。目前,他正在开展相关探索,研究纺织行业特点及纺织教育特点,构建“纺织+”模式的培养体系,即实现纺织与智能技术、纺织与新材料、纺织与智能可穿戴、纺织与医养医疗、纺织与贸易、纺织与经济、纺织与管理、纺织与时尚、纺织与计算机技术、纺织与设计等的密切结合。在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满足学生实现个性化成长的需求,满足现代纺织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增加现代纺织中科技、时尚的特色,突出地方纺织行业优势与特点,建立“科技”与“时尚”相结合的纺织服装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新冠疫情对教学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邢明杰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一方面学习如何使用各种网络教学软件,制作在线教学课程;另一方面,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与学生保持教学联系。通过这些努力,他的线上教学水平和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获奖学生:

 

学术奖让我重拾信心

 

目前正在攻读纺织博士的青岛大学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生杨靖2018年获得“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学生奖,杨靖现在还能很清楚的回忆起当时,“获奖时是在我研二的时候,入学初期一直在自己的课题中挣扎,虽然有老师的指导,但还是会在实验遇到瓶颈的时候怀疑自己的能力。我觉得获得“纺织之光”学生奖对我最重要的影响是加强了我当下的心理建设能力,让我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不再轻易的否定自己,重拾了信心,并在纺织道路上越走越远。”

 

杨靖对上学时因为一次实验遭受挫折而沮丧的事情印象深刻,“有一次因为实验遭受挫折,在半夜时候坐在教学楼下的椅子上跟友人痛哭流涕地倾诉,觉得自己心理和身体都要承受不住了。其实克服困难的方式还是多交流,不管是跟同学还是导师,多听听他们的看法和意见,不要让自己囿于原来的思维圈子里。另外要尽快明确自己的目的和任务,针对目前的问题来规划好解决方案,自己心里有了清晰的路线,困难才会解决。”

 

谈及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的作用和影响时,杨靖认为认为基金会这些年一直在积极推动纺织科技教育的发展,他相信,整个纺织行业在科技创新、国家支持的条件下会有更大的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屹立不倒。他希望纺织之光基金会可以继续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引导行业的科教发展,一定程度上积极推进纺织行业与高校之间的深度合作。

来源:中国纺织